臨近新年,各部門針對制造業密集出臺新政,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一批基礎建設、重大工程項目開工建設,為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帶來諸多利好。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展覽與傳媒中心特收集整理出2023年四季度通用機械行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合同簽約、項目開工、工程建設等政策與市場信息,看看通用機械行業將享受哪些政策紅利,看通用機械行業有哪些市場機遇!
【政策】
國務院關于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
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國務院近日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這是繼2013年“大氣十條”之后的第三個國家層面的保衛藍天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要求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為重點,以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主線,開展區域協同治理,遠近結合研究謀劃大氣污染防治路徑,扎實推進產業、能源、交通綠色低碳轉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對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內需、穩定企業具有重要作用?!度舾纱胧诽岢?方面18條工作措施。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對我國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作出專項部署。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明顯提高,全國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000億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專利的企業成長壯大,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加速形成,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超萬億元。
11部門印發《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
11月7日,生態環境部等11部門印發《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術和標準體系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統計核算、監測監管等基礎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資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種植業、養殖業單位農產品甲烷排放強度穩中有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持續提升。
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
商務部等10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這是繼2016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后,關于加工貿易發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導性政策文件。其中提到,鼓勵開展高附加值產品加工貿易。支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工貿易發展,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和技術溢出作用,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和優化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用足用好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加強研發和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水平和產品附加值。鼓勵地方利用現有資金政策,進一步支持加工貿易企業核心技術研發創新。
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有效支撐制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0%,工業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57%。
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國家層面出臺5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一批重點行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初步建成,國家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跡核算和標識在生產、消費、貿易、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顯著拓展,若干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和碳標識實現國際互認。到2030年,國家層面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一批覆蓋范圍廣、數據質量高、國際影響力強的重點行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基本建成,國家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全面建立,碳標識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普遍認同,主要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和碳標識得到國際廣泛認可,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保障。
四部門發文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10月25日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兑庖姟诽岢?,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千萬噸級煉油產能占比55%左右,產能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逐步優化,技術裝備實力進一步增強,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煉油產能能效原則上達到基準水平、優于標桿水平的超過30%。“十四五”期間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三部門組織開展2023年度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遴選工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3年度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遴選工作。
遴選工作將按照自愿參與原則由企業申請,原則上每個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數量不超過5家。
三部門發布《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多措并舉,協同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確保實現任務目標,《實施意見》從強化源頭節水增效、加強污水處理節能降碳、推進污泥處理節能降碳等三方面明確了具體舉措,并提出強化標準引導、加強科技支撐、完善激勵政策、建設綠色低碳標桿廠等支持政策。
三部門印發《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
12月20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融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取得積極進展,企業質量意識明顯增強,質量管理能力持續提高,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到2027年,我國制造業質量水平顯著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顯著提高,產品高端化取得明顯進展。
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工作啟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工作,將面向重點行業領域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建設需求,聚焦產品數字化設計解決方案、工藝智能化設計解決方案等21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攻關方向,發掘培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自主可控供給能力的優勢單位,推進工藝、裝備、軟件、網絡技術的深度融合,突破一批先進適用、可大規模復制推廣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升專業化、標準化的智能制造集成服務能力。
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發布
國家發展改革委11月6日印發《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首批在15個省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具體來看,《方案》重點部署了5方面試點建設內容。確定試點任務方面,試點城市和園區要根據國家和所在地區“雙碳”工作部署,謀劃提出能源、產業、節能、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試點建設任務。
《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正式發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鍋爐生產制造、建設運行、回收利用等環節作出全鏈條系統安排。《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工業鍋爐、電站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較2021年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和0.5個百分點;到2030年,工業鍋爐產品熱效率較2021年提高3個百分點,平均運行熱效率進一步提高。
工信部發布《關于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诽岢?,到2025年,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力量得到加強,國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服務能力與質效明顯提升、示范效應明顯增強,市、縣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覆蓋面穩步擴大、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服務資源有效整合,橫向連通、縱向貫通、便利共享、泛在可及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基本建成,政策直享、服務直達、訴求直辦的服務企業模式逐步形成。
工信部發布《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規范條件》
據工信部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引導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提到,企業每年研發費用應不低于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的3%。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獨立或聯合建設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
【市場】
國務院核準4臺核電機組
12月29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決定核準金七門核電項目1、2號機組與太平嶺核電二期工程3、4號機。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核準的機組均采用華龍一號技術,國內華龍一號已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截止目前,我國今年累計核準核電機組已達10臺。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
12月6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站集聚了設計研發、工程建設、設備制造、生產運營等產業鏈上下游500余家單位,先后攻克多項世界級關鍵技術,設備國產化率超90%。核電站的商運投產,對促進我國核電安全發展、提升我國核電科技創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影響。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輸氣量已突破500億方
國家管網集團12月2日發布消息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四周年累計輸氣量突破500億立方米,其中今年已累計輸氣超200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中俄東線是我國首條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徑、X80高鋼級、12兆帕高壓力等級、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天然氣管道工程,北起黑龍江黑河,南至上海,全長511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準建設。
我國攻克含氦煤層氣提取高純氦技術
據中國煤炭科工集團12月16日發布消息稱,由中國煤科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萬標準立方米/天含氦煤層氣提取高純氦氣裝置,在窯街煤電集團甘肅科貝德煤與煤層氣開發技術有限公司實現一次開車成功,順利產出99.999%以上純度的高純氦氣。
該裝置的投產,標志著我國完全掌握了含氦煤層氣提氦成套工藝及其工程化技術。未來,煤科院提氦成套工藝技術將推廣應用至天然氣提氦領域,增加我國氦氣資源供給途徑。
我國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船首航
10月11日上午,我國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號,在湖北宜昌順利完成首航。標志著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內河船舶應用實現零的突破,對加快交通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具有示范意義。
“三峽氫舟1”號總長49.9米、型寬10.4米、型深3.2米,乘客定額80人,主要采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最高航速28公里/小時,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交付后用于三峽庫區及三峽和葛洲壩兩壩間交通、巡查、應急等工作。
引大濟湟工程實現全線通水
9月28日,國家水網規劃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的引大濟湟工程北干渠、西干渠先后成功通水,標志著引大濟湟工程六大子項目經過27年建設實現全線通水。
引大濟湟工程由石頭峽水庫、調水總干渠、黑泉水庫、北干渠一期、二期工程及西干渠工程組成,總投資146.34億元。工程干支渠總長達1143公里,連通5座重要水庫、272個隧洞、290 個渡槽、117個倒虹吸和100萬畝田間配套工程。覆蓋121處閘閥監控信息站、333個水情監測站、433個視頻巡檢點,270公里主干光纜、325公里分支光纜以及3條通信專線等信息化設施,工程總供水量為5.26億方。
國內首次摻氫天然氣管道燃爆試驗成功
11月13日消息,國家管網組織開展的國內首次摻氫天然氣管道泄放噴射火試驗與封閉空間泄漏燃爆試驗日前成功實施,填補了我國長輸天然氣管道摻氫泄放燃爆驗證試驗的空白,為實現天然氣長輸管道摻氫輸送技術自主可控奠定了重要基礎
據介紹,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是將氫氣與天然氣進行不同比例混合后,利用現有天然氣管網進行輸送。摻氫天然氣可被直接利用,能夠改善天然氣品質;也可以將氫和天然氣分離后單獨使用,實現氫的低成本遠距離輸送,對促進能源行業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規模最大乙醇生產裝置啟動試生產
1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60萬噸/年乙醇生產裝置啟動試生產,產出合格無水乙醇,項目將助力保障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該裝置依托大連化物所和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共同開發的自主技術,由淮北礦業集團碳鑫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其主要原料為甲醇,來源于焦爐煤氣,進一步轉化為乙醇,不僅大幅度提高了附加值,還為鋼鐵與石化行業低碳化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行途徑。
世界規模最大抽水蓄能電站實現國內首臺變速機組并網
12月10日,由水電三局承建的世界規模最大抽水蓄能電站——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實現國內首臺變速機組并網。
豐寧抽蓄電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豐寧縣,緊鄰京津冀負荷中心和冀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電站安裝12臺單機容量30萬千瓦機組,總裝機規模360萬千瓦,其中11號、12號機為可逆式變速機組。2023年3月15日,國內首臺變速機組(12號機組)定子吊裝完成,2023年7月4日,國內首臺變速機組(12號機組)轉子順利吊裝。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主泵泵組試驗順利啟動
近期,“玲龍一號”全球首堆主泵(反應堆冷卻劑泵)泵組試驗順利啟動。在此之前,“玲龍一號”首臺主泵電機已順利完成空載試驗、超速試驗、堵轉試驗等7項冷態試驗項目。
“玲龍一號”采用四環路設計,環路總共設置4臺主泵,負責驅動冷卻劑在一回路內循環,將核裂變產生的熱量傳遞至蒸汽發生器產生蒸汽,以此推動汽輪機轉動并帶動發電機做功產生電能。
我國首座商業化氨制氫加氫一體站試投產
12月8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我國首座商業化分布式氨制氫加氫一體站--廣西石油南寧振興加能站在廣西南寧建成并成功試投產。
該一體站采用了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氨制氫成套技術,每天能產出500公斤99.999%的高純度氫氣,制氫規模為同類型最大,可滿足40多輛氫燃料車用氫需求。相較于廣西之前的用氫方式,成本降幅達60%,為解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面臨的運輸存儲難題提供了新路徑。
國產化水平達95%!國內最大液化天然氣儲罐投入使用
11月2日,我國自主研發國內首座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在青島投產,這也是國內容積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罐,它的投產大幅提升了華北地區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
國內首座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位于山東青島市,直徑達100.6米,高55米,罐內空間可停放一架國產C919大型客機,是目前國內容積最大、建設速度最快、首座完工的超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
我國首套環氧丁烷裝置成功投產
11月9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我國首套4000噸/年CHP(過氧化氫異丙苯)法制環氧丁烷裝置在中國石化燕山石化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的高純度環氧丁烷產品。
這是全球首套采用CHP法制備環氧丁烷的裝置,采用的是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技術,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石化在精細化工領域的技術版圖,投產后將大幅提升環氧丁烷的國產化替代率,為我國環氧丁烷下游產業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拓寬應用場景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首個萬噸級綠電制氫示范項目成功并網
12月28日,中國首個萬噸級綠電制氫示范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示范項目40萬千瓦光伏綠電成功并網。
納日松光伏制氫項目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批復、首個開工和首個產氫的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是鄂爾多斯市、內蒙古自治區、全國乃至全球首個產氫的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該項目將太陽能與氫能兩大清潔能源高效深度耦合,利用太陽能產出的綠電,將水通過水電解裝置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通過探索無污染、零排放的綠電制氫新模式來解決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并網存在的電力消納這一核心問題。
世界首個核電超大型高位海水冷卻塔環基順利合攏
11月12日18時48分,世界首個核電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卻塔——國家電投廣東廉江核電項目1號冷卻塔環基最后一倉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1號冷卻塔環基全面合攏,為下一步X柱及筒壁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廣東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工程規劃建設2臺CAP1000三代核電機組,在國內首個采用海水二次循環冷卻技術,在我國核能領域首次開發使用超大型冷卻塔,每臺機組配置一座逆流式自然通風高位集水塔,塔高218.7米、零米直徑約175米,單塔淋水面積20000平方米,是世界首個核電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卻塔,主要由基礎、斜支柱、塔筒、進水中央豎井、配水系統、換熱填料、收水系統、主集水槽、除水器等構成。
全球最大“綠氫+”煤制烯烴項目全線封頂
日前,由山東電建一公司承建的全球最大“綠氫+”煤制烯烴項目——內蒙古寶豐煤基新材料項目五臺主廠房全部封頂,標志著山東電建一公司在“以氫換煤、減碳增效”領域的建設中邁出了關鍵一步,為下一步按期交付安裝打下了堅實基礎。
該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蘇里格經濟開發區圖克工業項目區,一期投資478億元,采用綠氫與現代煤化工融合協同生產工藝,烯烴總產能為300萬噸/年,建設260萬噸/年煤制烯烴和配套40萬噸/年植入綠氫耦合制烯烴工程,是目前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煤制烯烴,也是全球唯一一個規?;镁G氫替代化石能源生產烯烴的項目。
全球首個“雙塔一機”風光熱儲一體化項目封頂
從三峽集團獲悉,位于甘肅省瓜州縣的全球首個“雙塔一機”風光熱儲一體化項目——三峽恒基能脈瓜州7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東西雙塔近日全面封頂。
東西距離1公里的兩座吸熱塔比肩而立,73臺風機、48897個光伏組件支架基樁、26954塊定日鏡安裝正在有序進行……預計今年10月底,該項目將完成全部風電、光伏施工并具備并網條件,2024年6月完成光熱項目主體建設并實現并網。項目的建成將推動光熱發電與光伏、風力發電互補調節等多種能源聯合調度模式發展,探索新能源大基地項目建設新模式。
國內首套百萬噸級氫基豎爐項目點火投產
12月23日,由中國寶武建設的國內首套百萬噸級氫基豎爐項目在廣東湛江成功點火投產,這是國內最大的采用多氣源并最終實現全氫工業化生產直接還原鐵的豎爐,標志著我國鋼鐵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再次邁出了示范性、標志性的一步,將進一步引領傳統鋼鐵冶金工藝變革。
據了解,此次點火投產的百萬噸級氫基豎爐于2022年2月15日開工建設,主要設施包括豎爐本體、豎爐裝料卸料系統、產品冷卻系統、氣體回路系統、原料輸入和成品輸出系統,以及配套的球團供應系統、能源公輔系統和信息化系統,并首次應用了自主研發的耐火材料與國內輸送高度最高的112米垂直膠帶機等設備。
全球單套產能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研發基地建成投產
12月15日,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全線順利貫通,一次開車成功。該項目采用中國石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己內酰胺綠色成套新技術建設,這是該技術首次實現工業化應用,標志著全球單套產能最大、技術領先的己內酰胺生產研發基地建成投產。
項目采用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獎項的己內酰胺綠色成套新技術建設,按照“5G智慧工廠”標準建設,設備國產化率99.9%,中央控制系統全部實現國產化。
我國首個M701J型燃氣輪機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行
12月18日上午,由東方電氣集團成套供貨的我國首個M701J型燃氣輪機項目——廣發珠江項目2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考核,標志著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行,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同期建設的項目中率先實現全面投產的項目。
珠江項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位置,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廣州市“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廣州市“十四五”時期能源保障重點建設項目。項目機組國產化率達到65%。
我國最大超深凝析氣田全面建成投產
10月15日,我國最大超深凝析氣田——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氣田全面建成投產 ,標志著塔里木盆地新的萬億方大氣區邁入規模開發新階段,西氣東輸安全平穩供氣再添新保障。
博孜—大北氣田位于新疆天山南麓,是國家級重點工程。氣田面積超過1.3萬平方公里,位于拜城、溫宿兩縣。氣田全面完成地面工程建設,有力保障了天然氣穩定供應和應急調峰。
太平嶺核電2號機組首臺蒸汽發生器開始吊裝
10月23日下午,太平嶺核電一期工程2號機組首臺蒸汽發生器由2號機組臨時龍門架區域+0m吊運至+17.5m重載運輸車,標志著2號機組SG安裝工作正式全面展開,為華龍工程高質量建設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蒸汽發生器是核電站一二回路的樞紐,作為熱交換設備,是將一回路冷卻劑中的熱量傳遞給二回路,以產生飽和蒸汽,供給二回路的動力裝置,因此被形象地稱為“核電之肺”。
我國最北端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工程開工
1月15日,國家重點能源項目,我國最北端核電站中核集團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工程開工,標志著該機組正式進入了土建施工期。
中核集團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裝機容量1291兆瓦,電站設計運行壽命60年。機組采用三代技術的國產化壓水堆機型,安全系統完全滿足我國安全法規標準要求。單臺機組建設總工期為5年,1號機組預計于2028年投產發電。
我國最大商業地下石油儲備項目開工建設
12月9日,我國最大商業地下石油儲備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項目投用后,將實現進口原油的快速存儲、加工消化和周轉,為我國油氣資源穩定供應提供保障。
位于浙江寧波市北侖區大榭商儲項目,由中國海油自主設計建造。包括300萬立方米地下原油洞罐,以及地面原油儲運和配套設施。大榭商儲項目是在巖體中人工挖掘洞室儲存原油,利用穩定地下水位壓力形成地下水封,具有庫容量大、安全、儲品損耗少等優點。
廣西下達6.86億元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
10月16日,從廣西自治區財政廳獲悉,廣西下達2023年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6.86億元,同比增長57.33%,重點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
本次下達的中央基建投資,計劃支持11個市、11個縣的30個更新改造項目,用于更新改造材質落后、使用年限較長、運行環境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相關標準規范規定的城市燃氣、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和設施。具體包括建筑區劃內居民共有的燃氣立管、庭院管道和設施老化更新改造,居民戶內更換燃氣橡膠軟管、需加裝的燃氣安全裝置,政府所屬燃氣市政管道、廠站和設施老化更新改造,其他政府所屬或建筑區劃內居民共有的城市供水、排水、供熱等管道和設施老化更新改造。
我國最大CCUS全產業鏈示范基地項目開工
10月18日,由寧夏煤業公司煤制油化工工程建設指揮部承擔項目建設管理的寧夏煤業300萬噸/年CCUS示范項目寧東基地碳捕集一期工程樁基工程在寧夏煤業公司甲醇分公司廠區正式開工,設計工程樁48根,計劃10月底完成,為CCUS項目后續土建施工奠定基礎。
據悉,寧夏煤業300萬噸/年CCUS示范項目由地方政府牽手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兩家行業龍頭央企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的綠色低碳示范項目,該項目在全球首次實現現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氣田開采之間的綠色減碳合作,建成后將成為我國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
國家能源集團37個重點電力項目集中開工
10月24日,國家能源集團第四批共37個重點電力項目集中開工。該批項目總投資1260億元,分布在寧夏、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15個省區,涉及國家能源集團所屬16家子分公司,包括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海上光伏、先進燃機和清潔高效煤電項目。其中,新能源項目27個,裝機容量1307萬千瓦,清潔能源投資占比超過60%。
百萬千瓦級風儲基地落戶阿魯科爾沁
日前,總投資47億元的內蒙古能源阿魯科爾沁百萬千瓦風儲基地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核準的第三批國家級新能源大型風電基地建設項目,預計2024年底前全容量并網投運。
阿魯科爾沁百萬千瓦風儲項目采用目前國內最大的單機容量10兆瓦的風電機組,同時采用140米高的混塔(混合塔架)技術,設計采用智能化的控制平臺,是國內智慧化水平較高的一個項目。
國家能源集團金沙江旭龍水電站成功截流
11月11日,我國在建最大水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金沙江旭龍水電站成功實現大江截流,標志著該項目由前期準備工程階段全面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旭龍水電站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巴塘縣和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境內,是國家“十四五”期間核準在建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于2022年6月7日正式獲國家發改委核準批復,電站總裝機24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05億千瓦時,工程總投資294億元。
福建漳州LNG項目一期二階段3號儲罐氣頂升成功
2023年12月29日10時58分,隨著拱頂精準到達設計位置,與罐頂承壓環完美契合,漳州LNG項目一期二階段3號儲罐成功升頂。這比原目標計劃提前27天完成,標志著3號儲罐工程順利完成了從土建施工到安裝施工的過渡。
此次氣頂升作業成功運用了儲罐拱頂氣頂升數字化監測及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通過IOT、BIM、智能控制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對大型儲罐拱頂氣頂升過程中拱頂上升高度、水平度、速度、剩余到頂時間、罐內壓力、風機電流電壓、閥門狀態等數據的精確監測與可視化,并能自動計算拱頂運行狀態平穩性,實現了對儲罐頂升過程中進風量的遠程精準控制,提高了儲罐拱頂氣頂升作業的安全性,確保拱頂的頂升作業安全可控。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首口開發井作業完成
10月16日,我國首個深水高壓項目“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的首口開發井作業順利完成,測試日產天然氣超100萬立方米,日產凝析油超230立方米,產能遠超設計預期,有效印證了我國自主建立的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全套技術在實踐運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對推動國內深水復雜油氣資源高效勘探開發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氣田位于海南島南部海域,采用“水下生產系統+淺水導管架處理平臺+深水半潛式平臺遠程操控系統”模式建設,分南、北、東3個井區部署12口水下氣井,開發距離“深海一號”能源站約70公里海域的陵水25-1深水區塊,最大地層壓力達69兆帕。此次完成的首口開發井作業水深近千米,完鉆井深超過5000米,井身結構末端與井口的水平距離超過2000米,最大井斜角度達91度,是一口實施難度極大的深水大位移水平井。
廣西LNG二期二階段項目兩座儲罐外罐主體結構全部完成
12月11日,廣西LNG二期二階段項目TK-06儲罐穹頂混凝土澆筑完成,標志著本項目兩座儲罐外罐主體結構全部完成。
項目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鐵山港區,公司主要負責建設2座20萬立方米LNG儲罐外罐工程及附屬設施。本項目建成投產后,北海LNG接收站儲存能力將由64萬立方米增至104萬立方米,以廣西北海為中心,輻射湘、粵、滇、黔、桂五省區。
國內首個煤電萬噸級低壓吸附碳捕集項目啟動建設
近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該集團浙江公司寧海電廠與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聯合研究開展的吸附法碳捕集關鍵技術開發及萬噸級示范項目日前正式啟動建設。這是我國首個燃煤電廠萬噸級低壓低能耗吸附碳捕集項目。
寧海電廠萬噸級吸附法碳捕集示范項目通過材料開發與工藝設計兩方面創新,預期將捕集工段能耗降低至2.0吉焦/噸二氧化碳以下,有望為能源行業低碳轉型發展提供更加經濟可行的技術選擇。
巴斯夫(廣東)一體化項目16萬方儲罐氣壓升頂圓滿完成
12月10日10時整,中核五公司承建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項目16萬方T5301丁烷儲罐升頂圓滿完成。這是該項目繼10月25日T5210丙烯儲罐、11月28日T5110乙烯儲罐成功升頂后完成的又一里程碑節點。
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位于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石化產業園區,是中國化工領域首個外商獨資大型石化一體化項目,也是巴斯夫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該項目將于2030年建成,建成后將成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體化基地。
“十四五”時期華南地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建設新階段
12月28日,作為“十四五”時期國家102項重點工程之一的華南地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全部開挖完成,這標志著該抽水蓄能電站工程進入機電安裝的新階段。
據了解,本次開挖的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位于廣西南寧市武鳴區,該地下廠房距地面垂直距離近300米,約為100層樓房高度;廠房長180米,寬26米,高57米,體積相當于130個標準泳池大小。作為抽水蓄能電站的“心臟”,廠房下一步將安裝水泵水輪機、發電電動機等關鍵設備,布置水、油、氣、通風、消防等多個系統。
國家重點能源項目瑪爾擋水電站首臺330kV電力變壓器安裝完成
12月13日,瑪爾擋水電站首臺330kV電力變壓器安裝完成,標志著瑪爾擋水電站已進入電氣設備安裝的關鍵性階段,為順利實現首臺機組投產發電目標奠定了基礎。
瑪爾擋水電站主變洞共設置13臺容量為210兆伏安的單相變壓器和1臺容量為140兆伏安的三相變壓器,此次就位的主變壓器尺寸長5.6米、寬3.4米、高4.05米,重量為119.55噸。
中國石油最大規模乙烯低溫罐項目開工建設
12月13日上午,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化工低溫罐區開工建設,該套儲罐是目前中國石油最大規模的乙烯低溫罐。
由于低溫罐工藝介質為乙烯及其他烴類等,介質易燃易爆,毒性危害程度為輕度或中度,該類型儲罐建設難度大、安全要求高。該項目由寰球工程公司總設計,寰球工程公司及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六建設有限公司聯合EPC總承包,計劃于2025年2月28日實現中交。
全國首個抽水蓄能與常規水電一體化開發項目開建
從新疆和靜縣相關部門獲悉,和靜縣抽水蓄能電站與滾哈布奇勒水電站開工儀式日前在該縣舉行。這標志著全國首個抽水蓄能與常規水電一體化開發運營的水電項目,正式拉開建設序幕。
據介紹,新疆和靜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210萬千瓦,是新疆規劃裝機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滾哈布奇勒水電站是新疆開都河中游河段水電“兩庫七級”開發方案中的第四級電站,裝機25.7萬千瓦。電站主要由大壩、泄水建筑物、引水發電系統、生態電站等組成。開都河滾哈布奇勒水電站水庫作為和靜縣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兩個項目統籌規劃設計、一體化開發、一體化運營。
國家電投廉江核電1號機組首個千噸級模塊吊裝就位
11月25日14時18分,廉江核電1號機組CA20模塊吊裝就位,順利實現1號機組開工后又一個關鍵里程碑節點,正式拉開了1號核島安裝工作序幕。
CA20結構模塊位于核島輔助廠房5、6區,結構模塊整體呈長方體型,外形尺寸約為20.6m×14.2m×21m,模塊總重893噸,起吊總重約為1049噸。
三峽集團浙江松陽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開工
11月20日,三峽集團浙江松陽抽水蓄能電站通風兼安全洞全線貫通,地下廠房啟動開挖,標志著電站主體工程進入全面施工。
松陽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玉巖鎮與竹源鄉境內,是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松陽抽水蓄能電站共安裝4臺3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設計年均發電量14億千瓦時,抽水電量19億千瓦時。
中國大唐兩大綠色能源項目同日開工
11月22日,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大唐多倫煤化工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17.5萬千瓦項目在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正式開工。
據了解,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是國內首個中大型風光離網制氫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項目,項目投產后,年制氫量可達7059萬立方米,通過以“綠氫”代替“灰氫”;大唐多倫煤化工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17.5萬千瓦項目選用28臺單機容量6.25兆瓦發電機組,配備15%-4小時儲能,項目建成后,全年可提供綠能49690萬千瓦時,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容量替代比例可達87.5%。
總投資超420億元!中沙古雷乙烯項目首個實體工程正式開工
11月17日上午,福建古雷15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聯合體項目地管、道路、雨排、強夯工程開工儀式隆重舉行,標志著中沙古雷乙烯項目首個實體工程正式開工,開啟了項目建設新篇章。
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的正式落地將推動古雷石化產業發展,使古雷石化基地走上新的臺階。中沙古雷乙烯項目預計建設150萬噸乙烯裝置、60萬噸mLLDPE/HDPE裝置、40萬噸HDPE(雙乙烯峰)裝置、40萬噸聚丙烯(抗沖)裝置和55萬噸聚丙烯(均聚/無規)裝置。
香港首座公眾加氫站動工
香港首座面向公眾的加氫站——中國石化香港凹頭加氫站20日在新界元朗舉行動工儀式,預計于2024年第二季度建成并投入使用,揭開香港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新篇章。
據介紹,該站建成后,將成為香港首座集“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的綜合加能站,每日加氫能力達1000公斤,可為公共巴士、食環車輛、私家車等提供全天候加氫服務。
“?;?rdquo;油氣平臺主結構建造完工
11月21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深水導管架“?;?rdquo;在廣東珠海成功封頂,它的完工一舉刷新了高度和重量兩項亞洲紀錄。
“?;?rdquo;深水導管架平臺建成后,其總高度達428米,總重量超5萬噸,將成為亞洲最高的海上油氣生產平臺,應用于距離香港東南約220公里、水深約325米的海域,實現億噸級深水老油田——流花11-1/4-1油田的二次開發。
齊齊哈爾百萬噸級氫基綠色能源基地項目啟動
12月10日,齊齊哈爾百萬噸級氫基綠色能源基地暨萬噸級綠色航煤示范項目在訥河市拉哈生物技術與化學制藥產業園盛大啟動。
據介紹,由國家電投集團黑龍江公司主導建設的“氫綠龍江”齊齊哈爾百萬噸級氫基綠色能源基地項目采用整體規劃、分期實施方式建設。從具體建設內容來看,該項目總投資420億元,占地面積162.9公頃,規劃建設350萬千瓦離網風電,配套16.4萬噸/年制氫系統,可實現年產40萬噸綠色航煤和40萬噸綠色甲醇。
我國高原高海拔地區首個大型空氣壓縮儲能(集成)項目開工
10月10日,由中國能建中電工程投資建設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集成)示范項目在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開工,建成后將有效填補中國國內高原高海拔地區大型空氣壓縮儲能的技術空白。
據介紹,海西州烏蘭縣新建儲氣罐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集成)示范項目總投資59億元人民幣,建設內容包括20萬千瓦/80萬千瓦時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項目、3萬千瓦/12萬千瓦時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9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1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
國家電投廣東廉江核電一期工程開工
9月29日下午16時58分,歷經建設者們53小時的連續奮戰,國家電投廣東廉江核電1號機組核島反應堆第一罐混凝土澆筑(FCD)圓滿完成,標志著一期工程進入工程建設全新階段。
廉江核電項目是國家電投在粵開發建設的首個沿海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CAP系列三代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862萬千瓦。一期工程建設兩臺先進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單臺機組額定容量為125萬千瓦,采用先進的CAP1000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設計運行壽命60年,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計劃于2028年建成投運。
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吉林松原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開工
近日,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吉林松原氫能產業園(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吉林省打造“中國北方氫谷”和“陸上風光三峽”的重要工程。項目總投資296億元,規劃年產綠氫11萬噸,綠氨/醇60萬噸,配套建設電解槽裝備制造生產線、綜合加能站,設立氫能研究院,基本涵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氫能化工、氫能裝備全產業鏈條。
項目采用風光氫氨醇一體化匹配技術、多穩態柔性合成氨技術、CO2+H2制綠色甲醇技術、零碳排放集中供熱技術等多項全球領先技術,可做到“荷隨源動”,實現新能源電力與化工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和高附加值轉化。
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獲兩大型壓縮空氣儲能設備訂單
日前,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連中兩標,攬獲中國能建集團甘肅酒泉300MW壓縮空氣儲能透平發電設備訂單和山東泰安350MW壓縮空氣儲能透平設備訂單,標志著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在這一新賽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業績。
酒泉項目是全球首次采用人工硐室作為儲氣系統的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采用全球首創低熔點熔融鹽高溫絕熱壓縮技術,開創了大容量壓縮空氣儲能綠色、零碳、高效、經濟、應用場景靈活的新路線、新方案;泰安項目是全球最大規模的350MW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工程建成后將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實現單機功率全球第一、轉換效率全球第一、儲能規模全球第一,其系統綜合轉換效率可達70%以上,是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創新示范的新里程碑。
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燃料電池車用氫供應中心正式投運
12月20日,中國石化西南供氫中心3000標準立方米/小時氫燃料電池供氫加氫項目在重慶正式投運。
項目集氫氣提純、加氫為一體,川維化工公司在廠區內新建氫氣純化裝置,通過500米的管道輸送到重慶石油長壽經開區綜合能源母站。母站可通過充裝長管拖車進行“批發”,也可通過一墻之隔的加氫站對終端用戶零售,實現了“氫-站-車”一體化應用場景。
廉江核電1號核島首個核級大型模塊吊裝就位
12月19日13時48分,歷時3小時21分,1號機組核島安全殼底封頭一次精準就位,這是一期工程吊裝就位的首個核級大型模塊,標志著1號核島反應堆廠房施工全面開啟,至此,廉江核電項目年度工程里程碑節點任務圓滿收官。
鋼制安全殼由底封頭、筒體一環、筒體二環、筒體三環、頂封頭五大模塊組成,是核島反應堆廠房的第三道安全屏障。底封頭是鋼制安全殼的基底,內直徑39.624米,高11.429米,由64張弧形鋼板組焊而成,總起吊重量約850噸,包含支撐短柱、栓釘、附板、貫穿件等物項,就位于核島反應堆廠房底部中心。
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冷試成功
10月31日12點17分30秒,隨著一回路壓力穩定在22.3Mpa平臺10分鐘后查漏完成,一回路壓力穩定無泄漏,華龍一號批量化示范項目——中核集團漳州核電1號機組一回路水壓試驗圓滿成功。
冷試是核電站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節點之一,它的圓滿完成意味著漳州核電1號機組一回路壓力邊界完整、密封良好,檢驗了相關設備管線的安裝質量,標志著漳州核電1號機組由安裝全面進入調試階段,同時也為漳州核電1號機組后續的熱試、反應堆裝料及并網發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船舶滬東中華創下全年交付6艘LNG船新紀錄
12月12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滬東中華”)自主設計建造的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峨眉”號較合同期提前9個半月命名交付,不僅創下了一年交付6艘LNG船的新紀錄。
據統計,滬東中華全年完工交船累計17艘,為年度計劃的106%。中高端船型占比達到90%以上,產品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升級版23000TEU(標準箱)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全球首創13000TEU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等一批新船型正在緊鑼密鼓有序建造之中。特別是LNG運輸船同時在建達到15艘。
俄氣、中石油和國家管網集團就橫跨烏蘇里江天然氣管道段簽署協議
俄氣發布消息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和中國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PipeChina)簽署協議規范三方在設計和建設橫跨烏蘇里河的天然氣管道跨界段問題上的協同動作。
該協議規范了三方在俄羅斯達爾涅列琴斯克市和中國虎林市區域橫跨烏蘇里江的天然氣管道跨界段的工程設計和建設問題上的協同動作,該管道是俄羅斯通過“遠東”路線向中國供氣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簽署“延布煉廠+”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
10月23日,在第七屆沙特未來投資倡議峰會期間,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在沙特阿拉伯達蘭簽署“延布煉廠+”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
“延布煉廠+”項目為液體原料轉化成化工產品的大型石化項目,包括新建180萬噸/年乙烯裂解及下游衍生物等裝置,將與中國在沙最大的投資項目。延布煉廠位于沙特西部延布市工業區,由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按照37.5%:62.5%股比合資建設,于2016年1月成功投入商業運營。
中國化學簽署安哥拉最大煉化EPC項目
當地時間10月20日上午,中國化學國際工程公司與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煉化公司簽署洛比托煉油廠項目EPC合同,標志著安哥拉最大煉化項目正式啟動,成為“一帶一路”合作又一重要成果。
洛比托煉油廠項目是安哥拉最大的煉化項目,項目規模為年加工原油1000萬噸,總投資約60億美元,是安哥拉國家重點戰略項目,對于保障安哥拉能源安全、加快工業化發展步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石化與卡塔爾能源公司再簽合作大單
11月4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中國石化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北部氣田擴能項目二期(NFS)一體化合作協議,包括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氣(LNG)長期購銷協議和上游參股協議。
根據協議,卡塔爾能源公司將每年向中國石化供應300萬噸LNG,并向中國石化轉讓其合資公司5%股權(折合NFS項目1.875%股權)。這是雙方簽署的第三個LNG長期購銷協議,也是繼北部氣田擴能項目一期后雙方達成的第二個一體化合作項目。
中國石化入股哈薩克斯坦最大聚乙烯項目
10月17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在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的見證下,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與哈國油管委會主席米爾扎卡里耶夫簽署關于哈薩克斯坦聚乙烯項目公司的入股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中國石化將從哈國油及其他合作伙伴手中獲得30%股權,以參與哈薩克斯坦最大的聚乙烯項目。預計股權交割將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項目目前處于擴展基礎設計(EBD)階段,預計股東方將于2024年內完成項目最終的投資決策。
中國電建簽署馬來西亞霹靂州漂浮光伏發電制綠氫及儲氫一體化項目
當地時間11月28日,中國電建所屬中國水電(馬來西亞)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士馬勒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簽署馬來西亞霹靂州漂浮光伏發電制綠氫及儲氫一體化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該項目位于馬來西亞霹靂州,主要工作內容為漂浮光伏、制氫單元、儲氫單元的設計、采購和建設工作,建成后將成為馬來西亞首個大規模利用漂浮光伏發電的綠氫生產項目。
上海電氣中標卡塔爾水處理項目
近日,上海電氣電站集團成功中標卡塔爾乙烯基公司年產35萬噸聚氯乙烯裝置除鹽水項目,成功打開卡塔爾水處理市場。
據悉,卡塔爾乙烯基公司年產35萬噸聚氯乙烯裝置,是卡塔爾國家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的首個聚氯乙烯項目,具有當地產業升級的典型示范意義,項目預計于2025年完工。
【國際】
全球首個“碳關稅”從10月1日起開始實施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法規,即全球首個“碳關稅”從10月1日起開始實施。從現在到2025年為過渡期,從2026年至2034年間逐步全面實施。按照新規,歐盟將對從境外進口的鋼鐵、鋁、水泥和化肥額外征稅。歐盟進口商現在開始必須報告相關商品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26年1月1日起,進口商必須購買排放證書,其價格基于在歐盟境內生產這些商品時所需支付的碳價來制定。
歐盟啟動《電網行動計劃》
歐盟委員會日前公布《電網行動計劃》,擬投入5840億歐元,用于檢修、改善和升級歐洲電網及其相關設施。初步預計,該計劃將在18個月內實施。歐盟委員會表示,歐洲電網正面臨新的重大挑戰,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電網全面整修勢在必行。
據了解,《電網行動計劃》主要聚焦電網升級,特別是跨境電網的升級,使其可以更好整合不同國家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滿足更多清潔電力入網需求。
歐盟理事會通過《凈零工業法案》立場文件
歐盟理事會12月7日發表聲明說,已就《凈零工業法案》草案達成一致立場,該法案旨在加速歐盟邁向碳中和所需關鍵技術的工業部署,增強歐洲經濟的彈性和競爭力。
據介紹,歐盟理事會的立場文件支持《凈零工業法案》的主要目標,但有一些改進,例如擴大適用范圍,明晰許可授權程序、市場準入、公共采購等有關規則以及促進研究和創新等。與歐盟委員會的提案相比,歐盟理事會的立場文件將戰略凈零技術清單從8項增加到10項,增加了核燃料和可持續性替代燃料。該立場文件還擴大了非戰略性凈零技術清單,將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氣候和能源解決方案等包含在內。
美國政府將大力推動海外小型堆部署
近日,美國國務院和美國進出口銀行(EXIM)宣布了一套支持先進核能系統部署的金融工具,以幫助實現凈零目標。EXIM還宣布計劃通過“札幌五國合作計劃”(five-nation Sapporo 5 collaboration)在鈾濃縮和轉換方面動員超過42億美元的投資。
美國國務院表示,EXIM金融工具旨在支持小型堆部署,幫助美國出口商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并將幫助潛在客戶獲得大規模、靈活的融資,以將項目變為現實。
海灣多國加快發展氫能產業
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和迪拜水電局近日開展合作,在迪拜世博城開設中東首個綠氫燃料站“未來服務站”。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賽義夫·法拉西在揭幕儀式上表示,氫能產業在迪拜邁向綠色經濟進程中將發揮關鍵作用。阿聯酋政府不久前正式發布國家氫能戰略,計劃到2031年使該國綠氫產能達到每年50萬噸、藍氫產能達到每年40萬噸。
當前,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海灣國家紛紛出臺政策舉措,加快培育氫能產業,為實現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探索路徑。
英國宣布2027年起推出“碳關稅”
當地時間12月18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將自2027年起實施英國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下稱CBAM)。初步涵蓋的產品大類包括鋁、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氫氣、鋼鐵。
根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報告,2021年中國對英國出口的主要商品類別是機電設備,其次是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和家具。2021年中國對英出口的鋼鐵制品貿易額為24.5億美元,占中國對英出口總額的2.8%。中國對英國出口的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氫氣等產品數量占比較小。
歐盟出臺風電行動計劃
歐盟委員會網站10月24日報道,歐盟委員會當天提出了一項歐洲風電行動計劃,旨在加強歐盟風能供應鏈,推動能源轉型。該計劃將從加快風電項目的審批部署、增加融資支持等六個領域采取行動。推動歐盟在2030年前安裝超過500吉瓦的風能,并實現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42.5%的目標。
到目前為止,歐盟已經安裝超過200吉瓦的風能,其中包括16吉瓦的海上風電。這些裝置提供了2022年歐盟發電量的16%。大多數必要的設備都由歐洲制造商交付。
日本擬在15年內投入3萬億日元推動氫能源普及
12月16日,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15年內投入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00億元)用來推動氫能源的普及。
據了解,截止到11月,日本共有161個加氫站,其中大約三分之一集中在首都圈地區。目前,加氫站每公斤氫的價格是12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元左右)。據日本媒體報道,投入資金將用于補貼氫能與其他燃料之間,由于生產成本等因素產生的價格差。
法國議會通過“綠色產業法案”
法國議會10月11日通過“綠色產業法案”,旨在加快實現該國的再工業化,促進生態轉型,同時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歐洲工業的挑戰。
法國參議院當天發布公告說,該法案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加快在法國建立符合生態轉型目標的工廠,并促進相關融資 。法案提出改革環境許可審查和公眾咨詢程序,以加快行政審批,并為“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工業項目”設立特殊程序以加快其實施。
阿聯酋和沙特發起《石油和天然氣脫碳憲章》
當地時間12月2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COP28)期間,阿聯酋和沙特兩國聯合發起《石油和天然氣脫碳憲章》,旨在加速氣候行動,對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施以更大影響。
占全球石油產量超四成的50家能源公司共同簽署了這一憲章。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主席蘇爾坦·賈比爾表示,該憲章的發起只是第一步,許多國家石油公司首次接受了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我們需要整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一起,完成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
英國和德國同意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進行合作
英國和德國建立了新的伙伴關系,以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為兩國帶來長期的能源安全。該協議將為能源和氣候領域的合作提供藍圖,同時消除可再生能源的監管障礙,特別是北海的海上風電互聯。
該協議由英國能源安全大臣克萊爾·庫蒂尼奧和德國副總理羅伯特·哈貝克簽署,設想了對凈零排放和能源轉型的共同承諾。它旨在加強和促進區域和全球層面的能源安全,包括關于冬季準備以及基礎設施和供應鏈安全的討論。它還尋求在工業和建筑規模上分享有關熱脫碳、能源效率以及凈零政策和戰略的最佳實踐。
70億美元!美國能源部宣布向七個區域清潔氫氣中心提供資金
美國能源部近日宣布將斥資70億美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七個大型區域性清潔氫能中心(H2Hub)建設,目的是加速推進清潔氫商業部署,其中兩個中心將利用核能生產清潔氫。
這兩個核能制氫中心包括:中大西洋清潔氫中心(MACH2),覆蓋賓夕法尼亞州、特拉華州和新澤西州,計劃采用電解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生產清潔氫;中西部清潔氫聯盟(MachH2),覆蓋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和密歇根州,計劃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等制氫。
EDF:法國政府必須重振核工業
11月28日,法國電力集團(EDF)首席執行官呂克·雷蒙(Luc Remont)在巴黎舉行的世界核能工業博覽會(WNE)上講話稱,法國已有20多年未建成新核電機組,導致法國正喪失大規模建設核電項目的能力。政府必須重振核工業,來應對未來新建14臺核電機組的挑戰。
2022年2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宣布將計劃建設首批6臺1650 MWe級EPR-2機組,并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再建8臺。首臺機組選址龐里(Penly)核電廠址,目標2027年開工,2035~2037年間投運。
俄氣將為在遠東建設地下儲氣庫擴大勘探區域
俄羅斯天然氣地下儲氣庫公司總經理伊戈爾·薩福諾夫向俄氣企業雜志表示,鑒于公司對向東方供貨的興趣增加,俄氣將為在俄遠東地區建設地下儲氣庫擴大勘探區域。
俄羅斯天然氣地下儲氣庫公司經營著俄羅斯23個地下儲氣庫,這些儲氣庫冬季可保障超過40%的俄氣供氣量。從地下儲氣庫供氣不受季節變化和氣溫波動制約。
阿曼宣布綠氫液化和出口通用基礎設施計劃
近日,阿曼蘇丹國能源與礦產部、Hydrogen Oman (Hydrom) 與阿姆斯特丹港、Zenith Energy Terminals 以及 GasLog 簽署了一份聯合研究協議 (JSA),將合作開發一條將阿曼蘇丹國生產的綠氫推向市場的液氫路線。
該協議將對在阿曼蘇丹國建設的開放式氫氣液化、儲存和出口設施的需求進行詳細評估,同時將提供 GasLog 目前正在研制的專用船用于液氫運輸。
印度2024年清潔能源投資將達到165億美元
根據印度電力部的預測,到2024年,該國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將增長83%以上,達到約165億美元。這將促進印度到2030年實現500GW可再生能源的宏偉目標,同時也承諾將化石燃料的發電份額減少到50%以下。
印度電力部、印度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長R K Singh一直強調,到2030年,印度的非化石燃料發電份額將達到65%,將會大幅超過50%的目標。